医疗医政

生物识别:用身体密码辨别你

  • 发表时间:2013-06-07 12:00
  • 来源:互联网
  • 责编:wh
  • 字体:


  你是谁?在一般人眼中,身份证、户口簿、银行卡……这些包含着身份、住址、财产的证件是识别你的标签。而在生物识别专家看来,这些信息乃“身”外之物,存在被复制、伪造的可能,有时候并不那么靠谱。真正独一无二的专属密码,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体上,例如指纹、虹膜、人脸、声音……通过对它们的采集和识别,就能识别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你。

  最近《科学》杂志在目录页的首要位置,以图片导读的方式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聚焦生物特征识别》的文章。文章报道了中国科技工作者在生物识别领域取得领先进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显著效果。

  虹膜识别、人脸识别,这些上世纪80年代只存在于007电影和科幻小说里的场景,如今正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大显身手。

  “瞅”一眼就能认出你

  虹膜识别技术,已在矿山安全生产、监狱犯人管理、银行金库门禁等众多领域实现应用

  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里,站在一个如真人般高的虹膜识别器前,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把虹膜“打卡”:摘下眼镜,将双眼对准屏幕,机器就记下了虹膜特征密码,就完成了注册环节;在此后的识别环节,无需再摘下眼镜,只要对准屏幕一瞅,不到一秒,机器就完成了比对识别,记者的身份信息与“上班”时间立即显示在屏幕上。

  这一虹膜识别技术,目前已经在我国煤矿工人考勤、监狱犯人管理、银行金库门禁、边境安检通关、军队安保系统、考生身份验证等领域实现应用。而中科院自主研发的虹膜识别产品则已被20多个省市的近百万用户注册使用,每天完成几十亿次虹膜比对,占据了国内虹膜识别市场70%的份额。

  打破国外早期的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创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虹膜识别产品为实现这个目标,中科院自动化所的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谭铁牛研究员带领他的课题组,潜心研究了10多年。

  据课题组孙哲南副研究员介绍,他们一开始就看到了虹膜识别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些位于瞳孔和虹膜之间的虹膜纹理受胚胎发育环境的随机因素影响而形成独一无二‘身份密码’,虹膜在近红外光照射时展现出斑驳起伏、明暗变化的细节特征,并且虹膜特征总体上终生不变。因此,虹膜识别具有精度高、安全可靠的独特优势。”

  “1998年之前,我国虹膜识别领域是一片空白。1999年我们研制出了第一台接触式样机,这是从无到有。2004年我们用自己独特的虹膜特征表达方法,实现了更高精度的图像采集提取与识别,这是从有到精的过程。” 马力说。他是谭铁牛培养的我国第一个虹膜识别方向的博士,如今已成为虹膜识别领军企业中科虹霸的总经理。

  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对虹膜特征进行表达,这后来也成为课题组最引以为傲的创新。“我们将‘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这一哲学思想用在了研究中。”孙哲南说,课题组采用基于定序测量的虹膜图像特征表达方式。简单来说,就是用0和1来标记虹膜上斑纹灰度的起与伏,通过不同区域的相对明暗关系来进行编码、计算、比对、识别。“这种虹膜特征表达理论比国际上传统的方式更为高效灵活,更能反映虹膜图像的本质特征。”

  目前,实验室设计建立了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共享虹膜图像库,已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个科研团队推广应用。“当我们跨过了采集和表达虹膜图像信息的门槛后,也愿意为国际上其他学者提供数据资源,让他们直接站在我们研究的基础上,跨入虹膜识别研究的大门。”孙哲南说。

  “刷脸”成为通行证

  近红外与可见光两项技术结合,能同时抵御普通照片和近红外照片的攻击,为人脸识别上了“双保险”

  网友们应该都还记得,2011年春节期间,一场“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的微博“打拐”行动引起了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中科院自动化所李子青研究员带领的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团队,成为打拐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

(责任编辑:wh)
关注排行榜
精彩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