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世界

成长心理

如何对待孩子“早恋”

  • 发表时间:2014-05-28 14:12
  • 来源:未知
  • 责编:zmy
  • 字体:

  很多家长对孩子在青春期交友十分忧虑,总是充当“监视者”的角色,生怕自己的孩子发生密切的异性交往,而有些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与异性交往频繁的征兆,就会想尽办法进行阻挠。结果呢,适得其反。

  通常家长们有一个思维的误区,认为青春期就不应该有异性交往,那是十分可耻、可悲的事情,是必须切断的交往。事实上,孩子随着性生理的成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心理上会萌发一种性意识,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关注异性的性别,以及*的差别和联系,他们开始考虑自己如何体现自己一个男人或女人的特征,如何吸引或被异性吸引,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很容易从关注发展到迷恋,从好奇发展到渴望。这应该是“早恋”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反应。从另一个角度看,“早恋”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也有密切关系。

  首先,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的重要因素。很少有父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决定了孩子的“早恋”。比如,在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的环境中,由于缺乏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很多孩子试图从异性同学那里寻找慰藉。因为异性之间交往的神秘感愉快感是他们在家中很少能体会得到的,这种心理感受促使他们频繁地接触与交往,从而产生了早恋情绪。还有,父母奔忙于自身的事也,没有足够的家庭意识,社会交往过于复杂,就会直接影响子女,使他们有效仿的动机,自己也在外面寻找依托,产生早恋。还有一些家庭,父母家长作风太浓,不善于与自己的子女沟通感情,交流思想,训斥说教,甚至讥讽喝斥,子女在家中没有归属感、优越感,产生自卑、孤僻心理,不得不去找和自已的为倾诉对象,而同情和理解最容易被误认为是爱慕和体贴。还有,随着孩子个人成长发育的进步,很多孩子需要了解异性,体验异性的思维和感情。可是,多数母亲不能从关爱呵护上升到朋友的理解,很多家庭中父亲从不顾及家庭和孩子,这样就使孩子在身边找不到异性的参照,而到社会上去寻找不同的一半。

  其次,社会媒体的各类异性交往事件的炒作和传播,学校中形成“时尚”风气的影响等,都导致了青春期“早恋”的频发。可以看出,真正属于孩子不良因素很少,而主要在于父母、家庭和社会的失职。为父母者,应该很好地反思自身的言行,不要在经意之间把自己的孩子推向社会,你们是可以帮助孩子走过这个花季时期的。

(责任编辑:zmy)
关注排行榜
精彩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