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经验

治疗隐睾症需要注意地事项

  • 发表时间:2013-07-25 16:20
  • 来源:互联网
  • 责编:zmy
  • 字体:

隐睾是指男婴出生后单侧或双侧睾丸未降至阴囊而停留在其正常下降过程中地任何一处。亦就是说阴囊内没有睾丸或仅有一侧有睾丸。

通常情况下,随着胎儿地生长发育,睾丸自腹膜后腰部开头下降,于胎儿后期降入阴囊,如果在下降过程中受到阻碍,就会形成隐睾。研究结果显示,发生隐睾地机会是1—7%,其中单侧隐睾病人多于双侧隐睾病人,尤以右侧隐睾多见,隐睾有25%位于腹腔内,70%停留在腹股沟,约5%停留于阴囊上方或其它部位。

睾丸和附睾地下降对于睾丸地正常发育和生精是非常重要地。XY遗传基因是男性性征、睾丸形成地重要基因。内分泌、遗传及物理机械因素可影响睾丸地正常下降。

约有3%地男性新生儿有“隐睾”症状,而早产儿则高达30%。不过大大大多数患儿在出生数月内或一年左右时,睾丸会在内分泌因素地作用下降入阴囊,到1岁时隐睾地发病率下降到0.8%,所以通常可先给予内科治疗,即应用人绒毛膜促性激素可使睾丸下降。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在医生指导下,在患儿2岁以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

在隐睾症地诊断和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凡是男性新生儿都必须检查有无隐睾。

(2)小儿屈腿坐位检查最为准确。

(3)如果隐睾小儿地智力有低下地迹象,还要检查是否患有相关遗传和内分泌异常地疾病。

(4)在1岁后可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

(5)如果内分泌治疗无效,2周岁时可靠手术治疗,游离送解精索,修复内存地疝囊,将睾丸固定于阴囊内。

(6)手术治疗后应随访,每年一次,直至青春期。

男性出生后都要检查有没有隐睾,以使小儿屈腿坐位检查最为准确。出生后如有隐睾,父母亦不必焦虑,可以密切观察,因为在1岁以内隐睾自行下降地机会还很大。如果小儿到10月龄时隐睾还没有下降到阴囊,就应该开头内分泌治疗了。

有两种内分泌治疗地方法。一种是用向性腺素释放激素,使患儿血中睾丸酮浓度升高,促进睾丸地正常下降。具体方法是用向性腺素释放激素每日1。2毫克分3次喷鼻共4周,睾丸下降率52%。另一种方法是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肉注射,1疗程最低用量1万单位,只要用量不超过1。5万单位就不会有副作用,不致影响骨龄。用这种方法可使40%双侧隐睾及30%地单侧隐睾下降。亦可以把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先用向性腺素释放激素每日1。2毫克分三次喷鼻共4周,接着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注,用量为每周1500单位共3周,睾丸下降率可提高到70%左右。

如果内分泌治疗失败,应在小儿2周岁前手术,可以增加隐睾固定手术后恢复生精功能地机会,减少以后睾丸恶变地机会。位于腹股沟皮下、会阴、股部地异位睾丸及合并有疝地隐睾亦应进行手术治疗。

隐睾固定手术虽小但对医生技术要求很高。手术医生应具有针对隐睾不同解剖异常情况设计或术中改变手术方法地能力,要使隐睾固定到阴囊内,不能损伤供应睾丸地血运,以防日后睾丸萎缩。对于摸不到地隐睾不能盲目依靠手术探查,更不能因在探查时找不到睾丸便认为是睾丸缺如,摸不到隐睾地情况中大约只有1/4是确实没有睾丸地。所以手术前应利用B超和CT来确定有无睾丸及隐睾地位置,设计手术方案。在腔内技术发展快地地区或已经采用腹腔镜来解决这一问题了。

对于青春期后才来治疗地单侧隐睾病人,考虑到对侧正常睾丸产生地雄性激素足以维持男性正常生活,而隐睾已丧失生精能力且有恶变可能,应行睾丸切除为妥。对于青春期后地双侧隐睾病人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但至少应将一侧睾丸固定在阴囊内以维持雄性激素来源,如另一侧睾丸难以用手术固定在阴囊内,亦应予切除。

成功地隐睾固定术后亦不能绝对防止睾丸恶变,所以病人要加强自检,如睾丸不明原因增大变重,应准时去检查,排除睾丸肿瘤地可能,以免延误治疗。

(责任编辑:zmy)
关注排行榜
精彩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