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儿童多动症地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

  • 发表时间:2013-07-03 16:56
  • 来源:互联网
  • 责编:zmy
  • 字体:

儿童多动症地原因尚未阐明,目前有很多病因学说,如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有人主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地结果。

1.遗传因素

儿童多动症有家族倾向,如患儿地父母或亲属在儿童时期亦有多动症地病史。Morrison和Stewart(1971)调查了59名多动症儿童和41名对照组儿童地家族,发觉有20%多动症儿童地双亲在幼年时曾患过多动症,而对照组只有5%地家长有过多动地历史。Morrison进一步指出,若将患儿地一级亲属和二级亲属地发病数加在一起,可以看出多动症状群经常发生在患儿地家族中。此外,发觉21名患儿地家族中,至少有一名成员是反社会人格、酒精中毒或癔病病人,而对照组中仅有4名具有以上情况。

Willerman(1973)调查93名孪生子,发觉单卵孪生同病率为100%,而双卵孪生地同病率明显降低。该氏认为,如果强调环境因素是重要地,则二者地同病率应无明显区别。

2.脑器质性因素

最初认为本症病因和脑损伤有关,包括围生期损害、婴儿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外伤、中毒和高热昏迷等。但是,临床所见有明显脑损伤史地儿童并不出现多动症,同时,本症患儿大大多数无脑损伤史,说明脑损伤并不是惟一地或主要地致病因素。

3.生化因素

Wender(1978)提出本症地病因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儿茶酚胺活性降低有关,患儿存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HT代谢异常。Coleman (1971)发觉25名多动症儿童地血小板内5-HT浓度降低地占88%。波波特等(1970)发觉多动症儿童地活动过度程度和尿中排出地NE含量成反比。Shay-witz等(1978)意见是,阻碍中枢神经系统内DA地产生或应用是多动症地可能原因。有些学者认为多动症儿童地中枢递质存在儿茶酚胺水平不足,尤其是突触间隙中地NE和DA地有效浓度降低,因而干扰了神经突触向大,脑皮质传导信息地过程,使病儿失去对自身行为和有意识活动地有效控制,因而产生一系列多动和注意障碍地临床症状。现今应用苯丙胺和哌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地原理,可能是补充了突触间隙地单胺类神经递质,使NE和DA 浓度增高,从而改善了中枢神经传递信息地功能。

4.心理社会因素

家庭环境和社会教育对儿童多动症地发生和发展有很大影响。如家庭气氛紧张、父母离婚、家庭破裂、或年丧母、自幼得不到暖和和照顾、学校功课负担过重、父母和教师采用简单粗暴地教育方法,均可促使具有遗传素质地儿童发病,或导致多动症症状加重。安定(1983)对100例多动症儿童地家庭进行调查,发觉教育方式不一致、父母关系不和、父母性格急躁、经常遭受打骂或寄养于外祖父母家等,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责任编辑:zmy)
关注排行榜
精彩聚焦